在蛋白电泳实验中,预制胶因其便利性被广泛使用。而作为预制胶的关键支撑结构,面板材质(玻璃或塑料)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效果。两者究竟有何区别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
核心优势
- 卓越的低吸附性
玻璃面板表面光滑致密,化学惰性强,能有效减少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,确保目标蛋白最大程度地进入凝胶参与分离,减少条带拖尾和信号损失,提升定量准确性。
- 超高分辨率成像
玻璃极高的平整度和光学透明度,为条带呈现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清晰背景。无论是肉眼观察还是凝胶成像系统扫描,都能获得边界锐利、背景均一的理想结果,助力精准分析。
- 稳定耐用不易变形
玻璃材质刚性好,在实验操作中不易变形。这解决了塑料面板的一个常见痛点:加样枪头若插入过深,容易导致柔软的塑料面板与凝胶分离,造成恼人的样品漏液问题。
- 剥离轻松便捷
实验结束后的剥胶过程轻松省力。只需用裁纸刀(或专用撬板)在边缘轻轻一划,即可顺利剥离凝胶。相比之下,塑料胶板往往需要费劲地用力撬开,增加操作难度和凝胶破损风险。
不足之处
- 生产成本较高
玻璃的切割、打磨、封板等加工过程比塑料更复杂,导致其生产成本相对略高。
- 重量与易碎性
比塑料更重,且存在意外破碎的风险。

- 成本低廉
- 轻便抗压
使用痛点
- 变形隐患
- 潜在吸附
- 剥胶费力